今日案例
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我院心理门诊就曾接诊过相关问题的案例:
小豪(化名)从初中拥有独立的手机后开始非常沉迷游戏,时常在周末不加节制的打游戏,甚至影响到了学习时间。对此他的家长非常担心,曾经还考虑过把小豪送到戒网瘾学校中去。
在朋友的介绍下家长开始尝试找心理医生给小豪看看,先了解网瘾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在几次心理治疗之后,心理医生向小豪的父母反映小豪的网瘾有很大原因是来自于外表的肥胖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然而小豪在表现出人际交往困难的时候家长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心。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帮助下,小豪父母和小豪愿意一起面对网瘾问题和自卑心理,共同找到应对问题的办法。
寒假期间,很多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成了家长们的“心头大患”。
对此,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们患上网瘾:
“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我的孩子要是有网瘾了是不是很糟糕?是不是需要吃药住院?”
对于“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确实有很多相关信息
网络成瘾到底属不属于精神疾病?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处于有争议的状态。
事实上不论是世卫组织还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立这些标准的初衷都是希望通过此举使网络成瘾问题受到社会更多关注,而不是引起对于疾病的恐慌。
可以确定的是:世卫组织是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范畴,而非网络成瘾。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经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也有其明确的界定和诊断标准:
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这里的“12个月”提示我们,网络成瘾的诊断并不那么轻易,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变化。
与时俱进,客观看待孩子手机使用问题
手机带给我们的便利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和便捷、网购平台让购物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不开外卖……
所以说,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对于网络带来的各种变化能够适应非常良好,此时家长紧跟网络潮流其实也是了解孩子网络生活的很好方式。
“管控+激励”的双管齐下
那么对于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家长可以有哪些实用的应对方法呢?
广州圣泉医院业务院长、研究生导师、资深心理学专家肖磊医生提到,把手机使用变为一种激励是一个好的办法,重要的是与孩子形成有约束力的约定。有效实行约定的前提,就是需要降低孩子接触手机的便利性。
例如小豪的父母在心理治疗师的建议下与小豪达成了“家庭协议”,包含学习和手机使用等条目。小豪在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小豪爸爸按照约定给小豪购买了一套他期盼已久的游戏皮肤,这同时又大大促进了小豪的学习积极性。
专家点评 :
网络成瘾的判断要防止其泛化,也就是说不要对孩子随意下“网络成瘾”的诊断,需要专业人士的评估。
家长应对孩子手机使用问题尤其注意以身作则,在做好充分沟通的前提下与孩子做好手机使用的约定,相信可以让手机使用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亲子关系等问题只是影响手机使用问题的一部分原因,还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给予足够的关注,了解孩子手机使用行为背后的症结,对症下药。
本文特邀专家
【肖磊】
广州圣泉医院业务院长
精神科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医学
委员会常委(网络成瘾方向)
从事精神和心理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近40余年,长期在大型精神专科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擅长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干预。
尤其专注成瘾行为,特别关注网络成瘾行为的矫治